保证不和某某离婚、保证不发表攻击性言论……这类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环球今头条
2023-05-24 13:04:53来源:百度新闻

恋爱对象在分手后竟然在网上发表攻击性言论!如何堵住ta的嘴,平息这场风波?给ta点钱再签个“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能不能设置违约金条款?


【资料图】

本期嘉宾

刘金凤 律师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刘金凤律师表示,这位听众是在婚恋关系中遇到了纠纷,想通过给他人金钱来换取他人不实施某些行为的保证来解决纠纷。那么保证书是否具备合法效力,我们可以这么分析。

什么样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理解这个案例中的对方是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符合《民法典》第143条第一款规定。对方如果是自愿书写的保证书,那么就属于真实的意思表示,符合《民法典》第143条第二款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禁止某些言论的保证书有效吗?

有效!刘律师分析,“保证书”是一种为了保证某件事情或协议得到实行而订立的书面材料。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书证。

这个案例中,出具保证书是基于获得了他人的钱财,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属于合同的一种,签署人对于约束自己的行为具备处分权,这种约束不侵犯他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发表攻击他人的言论也不违反公序良俗,所以,这种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保证书是有效的。

是否可以在保证书内约定违约金?

刘金凤律师表示,保证书中是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民法典》第179条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其中就包括支付违约金。《民法典》第119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约定违约金的保证书对签署人是有约束力的。

律师提醒

刘金凤律师提醒,在婚姻关系或者婚恋关系中,如果保证的事项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都会导致保证书缺乏法律效力。比如,保证会和某某某结婚,或者保证不和某某某离婚,这种意思表示因为侵犯了公民的婚姻自由的权利,所以都是无效的。

另外,在网上发表攻击性言语的行为可能侵犯了被攻击者的隐私权及名誉权,被攻击者也可以采取通过法院诉讼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是以要挟的方式向他人所要钱财才停止发表攻击性言语,那么这种要挟行为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情况则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

记者:金晶

编辑:方佳璐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

标签:

最后一页
视点!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

  • 图集Picture